網頁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PROGRAM OF CLAASICAL

  PROGRAM  OF  CLAASICAL
Baroque
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作曲家:Vivaldi 韋瓦第
classical
第五號命運交響曲
作曲家:Beethoven貝多芬
Romanticism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
胡桃鉗之蘆笛舞曲
作曲家:Tchaikovsky柴可夫斯基
Impressionism
Bolero (波麗露)
作曲家:Maurice Ravel 拉威爾 ( 1875-1937 )
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作曲家:Vivaldi 韋瓦第 巴洛克音樂家
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春』,是幾世紀以來,最受到世人喜愛、最百聽不厭的樂曲,而且還被很多人改編成各種不同的器樂版本,魅力十足!
『春』一開始的合奏主題,就是在告訴大家,春天已經降臨的喜悅心情,並且用小提琴獨奏來表現「小鳥正在唱歌」的歌聲,十分地傳神。韋瓦第在原譜上還附有一首短詩來形容這個樂章:「令人喜悅的春天降臨了,鳥兒以快樂的歌聲迎接,潺潺的小溪像甜蜜的耳語般流過。突然,天空烏雲密佈,雷雨交加,一陣陣的閃電劃過天際。當風雨平息,鳥兒又再度高唱和諧悅耳的歌聲。」
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春』的第二樂章,描寫田園風光,其中有模仿樹葉的沙沙作響聲以及狗叫聲,非常有趣。而它的短詩則是:「在綠草如茵的牧場上,牧羊人正在打盹兒,羊群靜靜地啃著青草牧羊犬悠閒地在一旁陪伴著。」
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由春、夏、秋、冬四個部分所組成,每一個季節都有「快、慢、快」三個樂章,最特別的是:每個樂章還附有韋瓦第親手所寫的14行短詩,用來描寫曲子的內容。

第五號命運交響曲
作曲家:Beethoven貝多芬古典樂派音樂家
不論任何人在摒氣凝神下,初聞如急雷乍響的低弦,都不免被動人心魄的震憾力所懾服。純陽剛性的怒吼,在C小調壓抑的和弦下,顯得緊張,並想突破重重的障礙。許多人將它與貝多芬不向命運低頭的個性聯想在一起。並隨著一個個樂章的進行,主題在第四樂章突破小調的藩籬,由銅管奏出響亮且開朗的勝利旋律,這代表貝多芬的人生觀及其音樂永遠朝向光明的一面,終於以最輝煌燦爛的和弦結束這偉大的樂章。這是一般人聆聽此交響曲的普遍感受。
在音樂裡,留給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第一樂章三短一長的主題外,大概就是第四樂章光輝燦爛的音響效果。因為前者代表掙扎,後者代表勝利,剛好符合整闋交響曲的邏輯。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 浪漫樂派音樂家
這首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前陣子又因日劇 [交響情人夢]讓這首浪漫又充滿情緒轉折的樂曲再次風靡,它壯闊的樂曲架構及絢爛的鋼琴技巧與充滿浪漫樂風的抒情特質,有時還會勾起記憶中最不忍的某些回憶,所以如此受歡迎正是因為其中的字字句句皆出自作曲家肺腑之言,是用眼淚與才華換來的燦爛之作。.
 這《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也是讓年輕的拉赫曼尼諾夫重拾信心的作品。在1892年,拉赫曼尼諾夫以鋼琴組第一名之姿,畢業於莫斯科音樂院,正意氣風發地朝作曲與演奏坦途邁進,未料他的第一號
交響曲在首演後,卻成為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兩股敵對音樂勢力鬥爭下的犧牲品,不僅作品遭批評得體無完膚,拉赫曼尼諾夫最後也抑鬱不振,精神狀態開始衰弱。
  隨而,因他的c小調《鋼琴前奏曲》在倫敦大受好評,拉赫曼尼諾夫遂而受邀訪問,英國樂界也要求他創作一首鋼琴協奏曲。未料他一回到俄國,精神衰弱毛病再犯,任誰都激勵不了,直到朋友介紹一位當時在鑽研催眠術的精神科醫師達爾博士的心理治療。這位治療師在得知拉赫曼尼諾夫即將寫作一首鋼琴協奏曲後,便以催眠法不斷暗示他,將會順利完成這首樂曲,且該曲的評價將會相當高。
 經過治療,拉赫曼尼諾夫恢復甚快,終於在隔年(1901年)完成該曲。190110月,拉赫曼尼諾夫親自上場,於莫斯科成功進行首演,作曲家自此重拾自信心,而達爾醫師的催眠術也無意間成為幕後重要推手。
胡桃鉗之蘆笛舞曲
作曲家:Tchaikovsky柴可夫斯基浪漫樂派後期音樂家
《蘆笛舞曲》是選自<胡桃鉗>舞劇第二幕中糖果仙子盛大宴會中的音樂,音樂用長笛代替蘆笛,以長笛三重奏的形式展開主題,節奏輕快而帶有詼諧的色彩,宛若一首清新宜人的田園晨曲。


Bolero(波麗露)
作曲家:Maurice Ravel 拉威爾 ( 1875-1937 ) 印像派音樂家
「波麗路」原屬於一種3拍子的西班牙民俗舞曲,拉威爾以"波麗露舞曲"為其名,借用了這民俗舞曲的速度。原本是一種流行於西班牙的民俗音樂編舞,最受小酒館歡迎,簡單的節奏卻能帶動全場的熱鬧氣氛。
法國導演克勞德‧賴盧許導演了一部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電影「戰火浮生錄」,請作曲家拉威爾改編的「波麗露」一曲當作電影主題曲。電影有點沈悶無趣,主題曲卻能大受歡迎,歷久不衰。
拉威爾這首波麗露,固定的節奏讓人印像深刻,貫穿整首曲子始終如一的小鼓,固定的敲打著同樣的節奏,而旋律的主題似乎也是很單調,各個管樂器輪流彈奏相同的主題旋律,不像一般管絃樂曲子以小提琴為主軸,分3個樂章或4個樂章鋪陳主題旋律,而發展成富有變化又富麗堂皇的色彩。相對的,拉威爾這首波麗露催眠般單調的反覆,旋律和節奏固定的呈現,反而成為這首曲子迷人之處,十分扣人心弦,也緊緊吸引聽覺的每個細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